斗式提升機概述:
斗式提升機機殼內均勻布滿固定在撓性牽引構件上的料斗,物料進入料斗后,通過牽引構件的向上循環運動實現垂直提升輸送。斗提機專門用于垂直(如TD/TH/NE型斗提機)或傾斜輸送(如T/L型脫水撈坑式斗提機)粉狀、顆粒狀及小塊狀物料,輸送能力可達600t/h,一般提升高度小于40m;近年來由于鋼繩芯輸送帶的發展,使牽引構件的強度大大提高,輸送能力已達到1600t/h,提升高度達到80m(如TDG型高效斗提機)。目前國內通用斗提機大多為垂直式,傾斜式斗提機結構較為復雜,較少采用。
斗式提升機的優點和缺點:
1、結構簡單緊湊,橫斷面外形尺寸小,可顯著節省占地面積。
2、提升高度大,國外采用小型斗提機對大型斗提機定量供料,輸送高度達到350m。
3、物料在密封的箱體里運行,避免污染環境。
4、斗提機對過載的敏感性大。
5、斗提機料斗和牽引構件易磨損。
6、斗提機輸送物料的種類受到限制。
斗式提升機分類:
斗式提升機有多種分類方法,大部分企業按牽引構件形式進行分類。
㈠、按牽引構件形式分為:帶斗式(如TD型帶斗式提升機)、鏈斗式(如NE型板鏈斗提機、TH型環鏈斗提機);
㈡、按布置形式分為:垂直式、傾斜式、垂直水平式;
㈢、按料斗形式分為:深斗式、淺斗式、鱗斗式(三角斗或梯形斗);
㈣、按裝載方式分為:掏取式、流入式;
㈤、按卸載方式分為:離心式、重力式、離心重力混合式;
㈥、按用途分為:通用式、專用式。
斗式提升機主要部件:
斗式提升機的主要部件有:牽引構件、料斗、驅動裝置、拉緊裝置、傳動輪、拉緊輪、機殼等。
牽引構件:主要分為輸送帶和鏈條兩種,鏈條包括圓環鏈和套筒板子鏈。用輸送帶作為牽引構件的斗提機稱為帶斗式提升機;用鏈條作為牽引構件的斗提機稱為鏈斗式提升機。
料斗:主要有淺斗、深斗、導槽斗、組合斗、脫水斗等,可根據物料特性和卸載方式進行選擇。
驅動裝置:包括電機、減速機、傳動裝置等。傳動輪可以是傳動滾筒(牽引構件為輸送帶),或傳動鏈輪(牽引構件為鏈條)。驅動裝置與傳動輪相連,使斗提機獲得動力并驅使其運轉。
拉緊裝置:通常采用螺旋式或重錘式拉緊裝置,拉緊輪為拉緊滾筒或拉緊鏈輪,拉緊裝置與拉緊輪相連,使牽引構件獲得必要的初張力,以保證斗提機正常運轉。
機殼:分為頭部、中間和尾部三部分。頭部機殼與驅動裝置、傳動輪等組成斗提機頭部,頭部機殼的形狀應根據物料的拋出軌跡進行設計,以保證從料斗中卸出的物料能順利進入卸料槽中。尾部機殼與拉緊裝置、拉緊輪等組成斗提機尾部,尾部機殼形狀應與物料裝載方式相適應。
斗式提升機的裝載和卸載:
斗提機在頭部卸載物料,卸載方式分為離心式、重力式、離心重力混合式三種。
斗提機在尾部裝載物料,裝載方式分為掏取式和流入式兩種。
一、掏取式裝料。由料斗在料堆中掏取物料。這種方式主要適用于粉狀、顆粒狀和磨琢性小的塊狀物料。采用掏取式裝料,料斗通常為稀疏布置,并允許料斗有較高的運行速度。為避免超載和物料反撤,應使掏取的物料面高度低于低于拉緊輪所在的水平面。
二、流入式裝料。直接把物料裝入料斗內??捎糜谳斔蛪K度較大或磨琢性較大的物料。采用這種方式裝料,料斗應連續、密集地布置,并取較低的運行速度(一般小于1m/s),而且運動方向應迎向物料流流動方向,供料口下緣的位置要高于拉緊輪軸所在的水平面。
斗式提升機的型號選用須知:
作為常用的提升設備,斗式提升機的選用受很多方面因素的制約,選錯型號會給使用方帶來不盡的麻煩。一般決定斗式提升機選型取決于以下幾個要素:
1.物料的形態:物料是粉狀還是顆粒狀還是小塊狀。
2.物料的物理性質:物料有沒有吸附性或者粘稠度,是否含水。
3.物料的比重:一般斗式提升機參數都是針對堆積比重在1.6以下的物料設計和計算的,太大的物料比重需要進行牽引力和傳動部分抗拉強度的計算。
4.單位時間內的輸送量。
一般來說,物料的形態直接決定物料的卸料方式,常用規律為粉狀物料采用離心拋射卸料、塊狀物料采用重力卸料,而卸料方式的不同決定斗式提升機采用的料斗形式的不同,離心拋射卸料多采用淺斗和弧形斗,而重力卸料需采用深斗。斗提機所采用料斗的類型不同則單位時間內提升的物料輸送量是不一樣的。
斗式提升機最終的輸送量是取決于料斗形式、斗速、物料比重、物料性質、料斗數量的一個綜合參數。選型過程如下:物料比重→傳動方式(斗提型號)→物料性質→卸料方式→料斗形式→該系列斗式提升機的提升量→確定機型。